佛山新聞網訊 珠江時報記者李華 程虹 通訊員肖長安報道:幾年前,流經桂城街道夏北社區的五勝涌還泛著酸臭,居民路過都要捂著鼻子,這幾年,河涌水不臭了,兩岸風景吸引了不少居民來此散步。路過五勝涌,夏北社區居委會主任劉澤敏深有感觸,“之前的治理為河涌水質提升打下了基礎,河長制的出臺讓河涌治理更有序,也帶動更多人自覺參與河涌水質的維護中。”
南海之靈在水,生態之優在綠,要山青水綠必須全民共治。2017年以來,南海建立長效機制,大膽探索,勇于改革創新,建設環保管理新路徑,在這當中,基層黨建是一根貫穿始終的紅線,發揮著決定性的導向和牽引作用,而“黨建+環保”則是南海探索的一種模式。
數據顯示,2017年6月至12月底,南海已經開展協同主題直聯活動300多次,切實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鞏固環境治理成果,營造關注環保、參與環保的良好社會氛圍,也從根本上化解一批歷史遺留問題。
一種創新的環保理念
黨建+環保激發治污新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新時代,生態建設面臨新的挑戰,也急需新方法。2016年,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黃志豪就表示,要打贏環境保護攻堅戰,就要發動區、鎮、村居、經濟社、廣大企業、社會組織和全體人民的力量,讓全體黨員、全社會都參與進來。
創新理念打開了治污新局面,拉開了環境整治的序幕。
黃志豪強調,要通過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駐點聯系制度的優勢,將環境整治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駐點聯系的一項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深入到南海每個工業園、每家企業、每個社區、每處環境黑點,引領方向、摸清情況、跟蹤督促、做好溝通,最終實現“六個輪子一起轉,黨建引領、網格直聯”,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去年,南海全區推行“河長制”,作為五勝涌夏北段、寶華涌、石岸涌、烏龍涌的河長,劉澤敏每周二都會借力駐點聯系入戶走訪,聽取收集群眾對河涌保護和整治的意見。
“河長制之后,居民都很樂意參與河涌整治與維護。”劉澤敏介紹,夏北社區成立了村級河長工作組,把河涌流經的經濟社社長也納入成員之一,“他們都很支持,還積極反饋意見說賽龍舟河涌要清淤,目前我們正在申請,預計在三四月份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南海還首創重點河涌區直部門干部聯絡機制,由區環保、水務部門共逾60名中層以上干部配對成組,共同跟進監督相應河涌的整治工作,實現河涌治理方案的“個性化定制”。
一條共治同責的新路徑
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環境問題整改
前幾年,佛科院(北校區)一直是南海區的“環保黑點”,周邊有不少廢舊塑料回收小作坊,產生的粉塵和廢氣令校園師生飽受折磨,執法部門曾多次整治,但反彈嚴重。
2016年,南海痛下決心,開展佛科院(北校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第一階段專項行動,千人執法隊伍開展鐵腕式整治。2017年,佛科院(北校區)周邊環境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強制整治階段)啟動,區鎮聯動分階段進行環境專項綜合整治行動。
聲勢浩大的整治行動,讓生活在佛科院(北校區)周邊的學生、居民拍手稱快。然而,南海環境整治工作量龐大,光靠執法隊伍顯然不行。為此,南海不斷加強環保“三進三查九嚴管”的深度、力度和廣度,讓黨員深入到企業、社區、群眾中去,并積極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機制,倒逼環境問題的整改落實。
尤其是針對村級工業園區的整治,以區、鎮(街道)兩級環保、公安、安監三部門對“三進”后仍存在問題的村級工業園開展“三查”聯合執法,如還存在問題,則聯合區、鎮(街道)兩級工商、國土、規劃等9個部門實行“九嚴管”工作,以銜接“三進”制度。
為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南海配套完善管理辦法及考核制度,并調整區環委會架構,由黨委、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負總責,行使對環境保護的同一組織、指導協調和督查督辦職責。
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進三查九嚴管”構建出一個橫到邊、縱到底的目標責任體系,南海環保也因此走上共治同責的新路子。
一場全民參與的環保戰
拍攝“十年百萬圖”掀起全民環保新熱潮
臨水而建的人行棧道,多種觀賞性植物令人心曠神怡,遠處還有籃球場、停車場……兩年前,獅山鎮蘆塘新村旁還是一個荒廢的水塘及雜草地。如今,這里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蘆塘新村生活了5年的招麗濱對此特別感慨:“改造后環境大大提升了,樓下就是公園,覺得生活挺好的。”
這種感慨源于去年年初,南海發起的“黨建引領,網格直聯,推動環境整治建設‘家·南海’——南海環境整治十年百萬圖拍攝對比行動”。
按照計劃,南海每年通過區、鎮(街道)、村(社區)、經濟(聯)社等廣泛發動群眾征集環境熱點問題圖片,并確定10張圖片,對所反映的環境問題進行徹底整治。到次年底,在同一地點同一角度拍攝的圖片進行整治前后的對比,鏡頭定格、見證蝶變,展示整治成效。
群眾有信念,南海有力量,重要的是把萬千群眾沉潛的信念凝聚為改變現實的磅礴力量,而“十年百萬圖”,2080個經濟社和300多萬南海人都可以拍照、選照、點評、打分,這正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環保戰役。
以蘆塘社區為例,該社區黨委委員白鳳群介紹,前期整治項目收集階段,居民反映了不少意見,梳理難度非常大。佛山高新區核心區獅山鎮便以黨建大平臺為引領,充分發揮網格直聯、駐點團隊作用,結合各村居工作人員,參與到群眾工作當中,群策群力,統籌安排確定好居民最為關心,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整治項目。
數據顯示,去年一年,全區22561個整治項目全部完成,在群眾評議活動中,市民紛紛點贊改造成果。
“黨建+環保”部分成果
自2017年6月開始至12月,南海已經開展協同主題直聯活動300多次,從根本上化解一批歷史遺留問題。
加強“三進三查九嚴管”的深度、力度和廣度,全區開展“三進三查九嚴管”143次。
推進“十年百萬圖對比拍攝行動”,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區22561個整治項目全部完成,在群眾評議活動中,市民紛紛點贊改造成果。
下一篇:解碼高明生態發展關鍵詞
上一篇:佛山加速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相關資訊
轉載本站文章圖片,必須署明來源搜陶網(www.zhuij8.com)外地站點加盟熱線:0757-82770008,QQ99880500 本站律師顧問:廣東中天鼎盛律師事務所:0757-93289933
家居產品導購QQ:632599208 找磚網全國家居經銷商Q總群:52515767 中國家居網絡媒體Q總群:69235136全國家居職業經理總群86188297 協會支持: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衛浴行業協會
版權所有:佛山市家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粵ICP備11050138號 HTML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