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人民日報》就兩次發文詬病”“最低價中標”不改,談什么工匠精神,中國制造!2017年5月,《人民日報》發文《質量應是企業立身之本(一線視角)》,首次詬病最低價中標。而在當時開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產品質量法執法檢查中,很多企業主抱怨稱,目前,不少地方在招投標中存在的“低價中標”現象,在招投標中,低價就能中標,造成大家不比質量,只比價格低,已經成為企業提升產品質量的突出障礙,亟待治理和規范。
2017年6月26日,《人民日報》再次發文《最低價中標,該改改了》,直言最低價中標該改改了。且當時有權威媒體對江蘇省的蘇州和無錫、湖北省的武漢和宜昌、四川省的成都和德陽3省6市的100多家實體企業進行實地調查時,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很多招標采用“最低價中標”,這種“重價格、輕質量”的指揮棒,不符合新發展理念,阻礙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這同時也是促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因素和根源。這種低于成本價中標的企業,為獲取利潤,只能在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等方面壓縮成本,突破底線;以犧牲產品質量來彌補虧損。
反觀到建陶行業,每臨近歲末年初,就有一大批陶企開始新一輪的采購招標。前幾天,諾貝爾、鷹牌、新明珠等在本報公開進行原材料招標,甚至此前有直接打出了“現金采購”公告,陶企的供應鏈管理將更加精細、規范。有行業內人士表示,“現如今巖板發展大勢下,陶企對陶瓷成品加工進行采購招標,且招標信息通過網絡公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因為前些年陶瓷品牌們招標行為大多存在流程不清晰、評標不公開、要求不標準、不具體、驗收隨意等諸多不合理之處,要么就是根本就沒有招標的概念,就單單定向找幾家過來。”
它還表示,隨著巖板跨界為家居服務,它需要精準的加工、切割,在加工過程中這個板的加工性能就很重要。很多家居企業不具備直接加工能力,需要廠家配套加工做好,加工性能、加工配套如果沒有系統、規范經營就得不到家居企業、消費者的認可。家居渠道商都有設計能力,只要配套的加工廠有設計能力,可以借助渠道商進入家具領域,市場比陶瓷界大幾倍。
供應鏈管理已成為提高利潤、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反應速度的重要手段,陶瓷企業都越來越重視供應鏈管理。且與陶瓷唇齒相依的房地產商,工程領域方面,實際上它們的價值觀念也正發生轉變,好的產品能夠賦能地產,給予他們高溢價的地產項目。現在很多地產商在招標時考慮的往往不再是價格,而是使用有品牌溢價能力的產品。因為這幾年低價中標導致產品質量不過關,甚至釀成安全事故的案例,并不鮮見,最典型的就是目前的精裝修市場。
另一方面,中國制造業的整體轉型迭代,在產品質量上不愿意投入的企業,生存也將愈發艱難,陶企應該順應和把握好這一有利于提升產品質量的發展態勢,企業要主動對產品負責、對消費者負責、對社會負責。
相關資訊
轉載本站文章圖片,必須署明來源搜陶網(www.zhuij8.com)外地站點加盟熱線:0757-82770008,QQ99880500 本站律師顧問:廣東中天鼎盛律師事務所:0757-93289933
家居產品導購QQ:632599208 找磚網全國家居經銷商Q總群:52515767 中國家居網絡媒體Q總群:69235136全國家居職業經理總群86188297 協會支持: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衛浴行業協會
版權所有:佛山市家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粵ICP備11050138號 HTML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