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來臨,北方建陶行業卻有些寒冬的意味。尤其是進入6月份,市場更加低迷不振,陶瓷企業普遍銷量下滑、庫存暴漲。
受形勢所迫,一些陶瓷企業不得不關停部分生產線,以緩解日益嚴重的爆倉風險和資金壓力。據粗略統計,目前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已有30余條生產線處于停產狀態。
“今年實在是太難做了。”這是記者走訪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記者走訪期間,也明顯感覺到產區的冷清蕭條,每家企業都是稀稀拉拉的幾輛貨車,與往年的繁鬧喧囂形成了鮮明對比。
今年開春北方陶瓷市場就一直不溫不火,需求明顯不足。進入6月份更是“一落千丈”,跌入低谷。“這么糟糕的行情真是少見,可以說是近十年來最差的一年”。河南一位有著二十多年從業經歷的陶瓷企業負責人說。
尤其是拋光磚、拋釉磚等地磚滯銷非常嚴重,一些企業的月產銷率超不過50%,甚至更低。與地磚相比,瓷片相對較好,但是產銷率也從5月份的90%下滑到70%左右。長時間的市場滯銷,讓陶瓷企業庫存一步步攀升至高位。
在庫存壓力下,一些企業不得不舉行活動降價促銷,但是收效甚微。“以往市場低迷,我們降價還能銷得動,今年是降價也賣不動”。
事實上,從5月底開始,瓷磚開始降價。以拋光磚為例,4月初,800×800mm規格的拋光磚價格約為14元/片,隨后一路狂跌至11元多,下降幅度超過了20%。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多數地磚企業處于爆倉的邊緣,保守估計三分之一左右的地磚生產企業已經爆倉。
究其滯銷原因,市場需求萎縮是主要原因。特別是北方地區農村蓋房受限,水泥、紅磚等建材限產,導致瓷磚用量銳減。同時,受房地產持續調控、信貸收緊以及成本上漲的傳導效應,也明顯影響了市場的需求。
近30條生產線停產
大量產品積壓、成本暴漲導致資金鏈時刻處于緊繃狀態,陶瓷企業承受著巨大的風險和壓力,日子難過,舉步維艱。
“企業每天的生產成本、工人工資再加上其他費用,一天少則十多萬元,多則幾十萬。現在產品生產出來卻賣不出去,資金全部壓在倉庫里。加之企業負債經營,各方面的資金壓力,已經使企業無力周轉。”陜西一陶企負責人表示。
在各種壓力之下,一部分陶瓷企業不得不關停部分生產線來降低產量,緩解庫存和資金壓力。
“5月初我們就停掉了一條生產線,但是現在倉庫又放不下了。”該陶企負責人說,“不是迫不得已,我們也不會停產的”。
除了一些陶瓷企業停掉了部分生產線,也有個別企業生產線則全部停產,這對于陶瓷企業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據粗略統計,目前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已有近30條生產線處于停產狀態。停產或停線不但會造成客戶及工人的流失,也并不能減少運行成本,也會影響企業形象,對今后的融資造成不利影響。
“煤改氣”是壓垮陶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市場因素外,嚴厲的環保督查、地方政府逼迫“煤改氣”也是部分陶瓷企業停產的重要原因。據了解,目前北方作為2018至2019環保督查“回頭看”的重點區域,對企業的環保督查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污染物排放稍有超標就會被勒令停產;
另外,隨著環保問責力度的加大,產區政府都在“逼迫”陶瓷企業進行“煤改氣”,而“煤改氣”大幅增加的生產成本讓陶瓷企業難以承受,從而導致個別企業寧愿停產也不愿進行“煤改氣”。
但當前,北方“煤改氣”的步伐并沒有止步。
日前,陜西環保廳印發《陜西省2018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為《方案》),計劃全省共實施重點減排項目82個,其中,寶雞市寶雞粵特陶瓷有限公司和陜西博樺陶瓷有限公司兩家陶瓷生產企業位列重點減排項目82個之中,要求在2018年8月完成窯爐煙氣脫硫改造。
《方案》要求,制定關中地區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企業退出工作方案,率先關停搬遷關中核心區企業,重點壓減水泥(不含粉磨站)、焦化、石油化工、煤化工、防水材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保溫材料等行業企業產能。
而陜西千陽政府也赴韓城陶瓷產區以及山西、河南等陶瓷產區,學習“煤改氣”經驗,準備加快落實本地陶瓷企業 “煤改氣”。一位從業多年的陶瓷人告訴記者,陜西的很多企業生產工藝落后,生產設備陳舊,燒制陶瓷時窯爐產生大量的高溫氣體,這些氣體往往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這次《方案》的發布,將要求陶瓷企業改造燃煤鍋爐,安裝脫硫、脫銷、除塵等環保設備,加快推進陶瓷企業“煤改氣”,會加速淘汰沒有能力改造生產線的中小型陶瓷企業。
6月初,鶴壁陶瓷企業全部完成“煤改氣”,成為河南首個陶瓷企業全部實現“煤改氣”的產區,也是北方地區繼河北高邑、遼寧法庫、山西陽城、山東淄博之后完成“煤改氣”的產區。河南內黃陶瓷產區也要求在9月底前,50%生產線完成“煤改氣”,年底之前企業全部實現“煤改氣”。
“煤改氣”可能成為壓垮不少北方陶瓷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企業甚至表示,如果非要“煤改氣”,寧愿選擇退出行業,部分企業已提前步入停產期。
激烈市場競爭、環保嚴查及成本上漲,正在加速行業優勝劣汰的過程。重壓之下,部分陶瓷企業也試圖通過調整產品、強化管理、降低成本,積極尋找出路。但是陶瓷行業已經進入“洗牌期”,一些規模小、實力弱、缺乏品質和品牌意識企業,注定無法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運。
相關資訊
轉載本站文章圖片,必須署明來源搜陶網(www.zhuij8.com)外地站點加盟熱線:0757-82770008,QQ99880500 本站律師顧問:廣東中天鼎盛律師事務所:0757-93289933
家居產品導購QQ:632599208 找磚網全國家居經銷商Q總群:52515767 中國家居網絡媒體Q總群:69235136全國家居職業經理總群86188297 協會支持: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衛浴行業協會
版權所有:佛山市家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粵ICP備11050138號 HTML網站地圖